官网微信公众号
竹林松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:河南自贸试验区郑州片区(经开)第十九大街东、经南七路北
Copyright©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. 豫ICP备17043309号 网站建设:中企动力 郑州
NEWS 资讯中心
立秋 | 风吹一片叶,万物已惊秋
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:“七月节,立字解见春(立春)。秋,揪也,物于此而揪敛也。”
立秋,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三个节气。立秋一般预示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,
秋天即将来临。立秋以后,下一次雨凉快一次,因而有“一场秋雨一场寒”的说法。
但对很多人来说,立秋在身体感受上的变化并不大。“秋老虎”的余威甚于夏热。
01
—
立秋三候
一候,凉风至
西方凄清之风曰凉风。温变而凉气始肃也。
《周语》曰火见而清风戒寒是也。
二候,白露降
大雨之後,清凉风来,而天气下降茫茫而白者,
尚未凝珠,故曰白露降,示秋金之白色也。
三候,寒蝉鸣
寒蝉,《尔雅》曰寒螿蝉,小而青紫者;马氏曰物生于暑者,其声变之矣。
02
—
立秋习俗
贴秋膘
民间流行在立秋这天称体重,并和立夏时体重对比。
秋风一起,胃口大开,就想吃点儿好的,补偿夏天的损失。
补的办法就是“贴秋膘”:吃味厚的美食佳肴,当然首选吃肉,
所谓“以肉贴膘”。在东北,立秋一般是吃饺子或者包子,习
惯叫“抢秋膘”。我抢你碗里的一个饺子,秋天就能体格健壮,
补上夏天流掉的油水。
啃 秋
啃秋,又称咬秋,汉族岁时风俗。即立秋日吃瓜。
天津讲究在立秋这天吃西瓜或香瓜,称“咬秋”,
寓意炎炎夏日,酷热难熬,时逢立秋,将其咬住。
江苏等地也在立秋这天吃西瓜以“咬秋”,据说可以不生秋痱子。
在浙江等地,立秋日取西瓜和烧酒同食,民间认为可以防疟疾。
秋忙会
秋忙会是立秋习俗之一,一般在农历七八月份举行。
是为了迎接秋忙而做准备的经营贸易大会,其目的是
为了交流生产工具,变卖牲口,交换粮食以及生活用品等。
秋 社
秋社也是立秋习俗之一,秋社原是秋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,
始于汉代。后世将秋社定在立秋后第五个戊日,此时收获已
毕,官府与民间皆于此日祭神答谢。
吃鸡蛋、秋桃
此外,立秋这天,在我国其他地区还有吃鸡蛋、桃子等习俗。
鸡蛋,性平,补气虚,有安神养心的功能。在浙江杭州一带
有立秋日食秋桃的习俗。每到立秋日,人人都要吃秋桃,每
人一个,桃子吃完要把桃核留藏起来。等到除夕,不为人知
地把桃核丢进火炉中烧成灰烬,人们认为这样就可以免除一
年的瘟疫。
03
—
立秋养生
起居方面
宜早卧早起,这样有益于“秋收”。早卧以顺应阴精的
收藏,以“养收”;早起,以顺应阳气的舒长,为使肺气
得以舒展。精神调养上也应做到内心宁静、心情舒畅,切
忌悲忧伤感,以适应秋天容平之气。
饮食调养方面
应根据秋季气候特点,进行科学地调整,以补充夏季的
消耗。秋季气候趋于干燥,根据“燥则润之”的原则,应
选用养阴清热、润燥止渴、清新安神的食品为主,如猪肉、
鸭、鲫鱼、芋头、藕、土豆、山药等;
秋燥是四时气候的自然现象,可通过麦冬、西洋参、百合、
玉竹、天冬等具有滋阴润燥功效的食材或中药来减少秋燥对
身体的伤害,降低甚至避免燥证的发生;对于脾胃不好的人,
应忌食生冷瓜果,以免损伤脾胃,多吃熟软开胃、易消化的
食物,要做到少食多餐;老年人及心血管病患者、呼吸系统
疾病患者对秋天气候的变化适应能力和耐受力较差,因此要
特别注意提高免疫力。
(声明丨本文仅供交流学习 , 版权归属原作者,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,
若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,我们将立即删除。)